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丽水美食知多少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17-10-20

今天,吃货小编给大家介绍丽水的美食喔~

  鬼馒头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丽水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做“鬼馒头”,礼拜香火,祀奉祖宗。早在汉代,人们就把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八月十五日定为“下元”。此三个节日总称为“三元节”。“中元节”也叫“地官节”,民间称为“鬼节”,《修行志》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佛教徒是日举行盂兰盆会。昔日,庆元各宗祠要请僧道来斋醮,并做馒头分发给族人祀奉祖先,民间亦称为“鬼馒头”。

  “鬼馒头”选上等糯米经水浸透,细磨为浆糊状后再榨干,为包馅的皮。馒头分两种馅:一种是用红糖掺苦菜干,另一种是将山豆磨成细粉后掺入白糖。“鬼馒头”洁白晶莹,爽口柔软。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黄粿

  

  取山中一特种灌木烧成灰,沥其汁,浸上等优质粳米至米色橙黄,冲洗装入饭甑蒸熟,然后放在舂臼中,将其舂成粿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圆等各种形状即成。黄粿黄里透绿,色泽晶莹、清香柔韧,十分可口。将粿切成薄片,用肉丝、青菜、冬笋等为佐料爆炒,色味更佳。

 

  往昔,菇民每年冬季去异乡砍树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个月或几十天,受尽了挨饿受冻的苦楚。为免途中炊灶之难,菇民在出门前选用上等糯米洗净浸透,然后放入舂臼用舂槌捣成稠寥粘性的团状,俗称“麻糍”。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于菇民路途食用。

  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

  清明粿

  

  “清明粿”其主料是粳米,辅料则是以炊熟的香菜干为主,配之肉丝、香菇丁、嫩笋碎等等。制作方法是将佐料入锅,加入油盐红酒之类香料,烹烧熟后,倒入粳米饭中捣拌均匀,再用木槌轻轻杵之,杵软后捏成鹅蛋形状的饭团,即为“清明粿”。

  山老鼠腊

  

  腊味,通常是指腊制的鸡鸭肉制品。山老鼠爱偷吃鲜香菇,菇民用各种自制的捕兽器将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开膛洗净,置到焙笼,用文火加上少许的谷糠慢慢地烘干后称为“山老鼠腊”。“山老鼠腊”配上油盐酱辣及砂糖、老姜、葱蒜、茴香等佐料烹调,吃起来脆中带韧,咬劲足,回味无穷。

  社粿

  

  每逢“春社”,丽水有“烙社粿”的习俗,每年春天,田滕及潮湿的坡地上,有一种开黄花的草本植物,俗称“社曲”(学名“鼠曲草”)。春社时令,社曲嫩芽初长,妇女们三五成群,上山采摘,然后放在舂臼中舂成富有粘性的酱状,与糯米浆掺和烙成薄饼,称为“社粿”,其色翠绿诱人、味清香可口,还具有止咳、理气、燥湿等药用功效。

  

六爷喜——为你独家制定个性首饰

笋粽

  

  风味独特的笋粽鲜为人知,因制作时使用“笋油”,故称“笋粽”。“笋油”是用笋厂(旧时制作白明笋及笋干的作坊)煮笋的笋汤制成,通过煎熬,使笋汤浓缩成胶状,即为“笋油”。笋粽的制作过程处处不离笋,先将糯米洗净后,放入适量“笋油”拌匀,让米尽量汲收发胀,然后用笋壳包裹,放到陶灶里煮一日一夜,熟烂后即可。金灿灿、黄澄澄,半透明的粽子有如田黄冻石般的润泽。

  乌饭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高山田螺

  高山田螺是淡水螺类家族中品质优异者,以其肉质鲜嫩、味美汤香而久负盛名。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清神醒脑的功效。因营养价值通鲍鱼相当,又有“高山鲍鱼”之称。

  百菇宴

  

  百菇宴各式菜点均以食用菌为主料或辅料,巧妙搭配,运用炒、焖、炖、烧、熘、烤等各种传统与现代烹饪方法烹制,以达到最佳营养和色香味效果。独具特色的百菇宴已成为菇乡食用菌饮食文化品牌。

欲了解更多六爷喜信息请猛击下面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