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呀?象许许多多条粗线编织而成一排排米黄色的小风帆,真是不可想象,赶快停车下去看看。”近日,一批海盐客人,从缙云大洋镇考察茭白返回时路过舒洪,这里抽晒土面的情景远远吸引着他们,特地下车观看,并在金锡菊户当场买去土面30多箱。
“真想不到,抽晒土面如今成为外地客人观光的一道风景,今年已陆续来了不少批次客人,他们观看后,还带走一箱箱土面。”金锡菊说,“如今村庄整治后街道全部硬化,路面、水沟都是干净清洁,水泥街道便成为村民抽晒土面的‘战场’,比质量、比效益的赛场,也是大家晒收打包时互相帮忙,成为促进邻里们和谐的一种‘粘合剂’。”她告诉笔者,去年用了麦面公斤做土面,产值5万多元。因为用的是农家种的“”土小麦作原料,加上不同季节都掌握好水和盐的不同比例,使土面保持软、香可口的味道,所以都是客户来电订货,供不应求。
舒洪镇是缙云县最大的土面生产加工主产区。缙云土面经过“和、发、切、揉、上、拉、晾”纯手工制作而成,加工历史悠久,特有的技艺传承至今。从来没有人想过,曾经自给自足的土面,也能“拉”出美丽经济。
据了解,该镇六个村加工土面农户已达多户,年加工量达吨,产值达多万元,实现利润多万元。缙云土面是缙云十大乡愁富民产业之一,作为开展“草根创业”行动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年民生清单。在“归零翻篇”大讨论活动之际,舒洪镇开展深挖舒洪优势,土面就是舒洪的“宝贝”,为他们增强了生态富民信心,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针对以往土面加工分散,品牌效应不强,土麦种植面积不大等不利产业做精做大做强的各类因素,舒洪镇看准土面发展新定位,查找发展美丽经济的短板,重点围绕工艺、品牌、销售等问题着手补齐短板,举办制作土面培训班,传承土面技艺和文化。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统一商标、品牌包装,依托土面合作社,组建土面特色产业农合联,提高加盟门槛。并打造姓王土面博物馆,举办土面制作大赛、吃土面大赛、土面文化节等活动为土面加分。”同时,通过土面+旅游,土面+电商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助农增收。
信息报送单位:缙云县府办责任编辑:孙蓓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