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一村一镇一特色丽水这个小城镇的做法很有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21-3-18
近年来吴坑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立乡、农旅兴乡、民生稳乡”的发展定位,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致力展现生态乡村自然魅力,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吴坑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乡、省级卫生乡镇、省级体育强乡,丽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基层集体;丽水市无邪教乡镇、市级“无违建”乡镇。我们的主要做法1加强规划引领

按照“一镇一特色”的要求,经过前期调查、意见征求、专题研究、邀请市县专家实地指导等反复论证,规划明确以“山涧绿苑 秀美吴坑”为总目标,实行全域整治,将乡土文化、乡愁文化、乡贤文化和商文化相结合,加速实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自然人文、农旅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个整洁、有序、宜人,独具山水特色的宜居小镇。

2整治环境卫生

在巩固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路面、墙面、水体的保洁,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吴坑乡先后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妇女保洁队、青年志愿者保洁队,参与清除“牛皮鲜”、“保护母亲河”等专项清理行动80余次,与村保洁人员签订保洁责任书,挨家挨户实行门前三包,实行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定期回收。通过路长制、河长制落实责任到人,运用考核机制、奖励机制使得环境卫生长效巩固。

3持续六乱整治

该乡出台了区块包干制,全村行政区域划分为六个整治区块。由六个班子负责,每个班子配一名村干部,带两名普通干部,组成一个整治小组。组员对自己区块的所有住户建立一户一档手册,登记整治点位和照片,进行编号;组长负责手绘民情地图,制定整治作战图,逐一整治销号。据统计,六个区块共拆除猪栏牛棚临时搭建棚处,约平方米;开展六乱集中整治余次,参与整治的志愿者达0人次,清运垃圾多车、生活垃圾吨。

4提升乡容镇貌

联合温溪片执法局集中对沿街立面进行整治。累计拆除蓝色铁皮棚约平方米;整治突出式防盗窗78个、空调外机个、旧式铁拉门扇36个;整治赤膊墙约平方米、脏乱差墙体约平方米,清除小广告约余个,并结合吴坑乡土文化创作文化墙绘两处,进行美化提升。开展植树增绿、见缝插绿、拆违补绿平方米,推行党员先锋岗维护绿地,提升了全村的园林绿化水平。在原学校操场改造体育设施,布置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器材、休闲场所。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绿道

5打造特色节点

鼓励老百姓打造美丽庭院,破除家门口堆放杂物的陋习,培养种花弄草的小情调。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对优胜者给予绿植作为奖励。有7处公共庭院,过去就是公共垃圾场,看到村里的大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周边的老百姓自发组成一个小集体,自筹资金打造公共庭院。

吴坑乡挖掘了吴坑地名由来的老典故,对村里现存的六处老宅进行了适当的修缮,陈列农耕农具;修复了饱含六七八十年代记忆的村口老古井,对村内的三处公共洗衣房进行了改造提升,运用乡土物件点缀富有吴坑特色的民谣俗语,“老”物新用,增添乡愁印象。

吴坑村的老板,早期是弹棉花、背纽扣、卖拉链发家的。小城镇整治整合了商文化、乡愁文化和乡贤文化,在几个节点还原了他们当年外出跑江湖经商的场景,用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从使用的工具到背的包,都和当年的一致。还创作了以拉链和纽扣为主题的3D墙绘,增添了吴坑特色。

传统建筑修复

我们的整治成效1环境更加美丽

通过一年多的小城镇环境整治工作,政府整治力度之大,吴坑村变化之大,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之大,都让每个吴坑人震撼和羡慕。猪栏牛棚露天厕所摇身一变成为花坛、公园;外立面一刷,破房变新房;道路一改,一米变三米;破房子一修,老房变景点;路牌一放,村庄变景区。原来破旧肮脏的吴坑村变成了A级景区村。受到吴坑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的影响,周围的村庄也在默默改变。例如平岩村,年初看到吴坑村的力度,仅春节一个晚上就筹募到万资金,投身村庄建设,跟着吴坑村的步伐,拆除猪栏牛棚和露天厕所50余个,打造休闲节点5个。今年,平岩村入选为该县唯一一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一村一品的格局逐步形成。

休闲公园

2乡贤更加团结

吴坑乡是一个老板乡,全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上亿资产的老板有20多个,千万以上资产的老板有多个,在小城镇整治中,吴坑村充分发挥了乡贤老板的作用,不仅捐款捐物,而且还鼓动全村老百姓积极参与其中。据统计,这次吴坑村除了筹募到的万的现金以外,还有老百姓捐地、捐青石板、捐油漆、捐人工,合计总捐赠价值达余万元。小城镇整治工作的开展,凝聚了吴坑人的心,雁归暖巢的力度越来越大。截止目前石洞村、平岩村、大仁村、泉城村、下洋村、东溪村等6个村都成立了乡村振兴基金会,共筹得暖巢资金余万,准备投身村庄建设。本月29日,我们乡即将成立吴坑乡乡贤联谊会,共有位乡贤踊跃参加,会议拟成立吴坑乡乡贤基金会,估计首次捐赠资金可达余万元,全部用于家乡建设,雁归暖巢反哺家乡,吴坑精神发扬光大。

文化礼堂

3产业更加明显

吴坑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小乡,产业单一,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务农,妇女来料加工。随着吴坑村小城镇整治工作的春风,大仁村自筹资金抢先吴坑村开始整治,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整治,今年陆续开了12家的民宿农家乐,做起了乡村旅游文章,并且成功创下首批省级3A景区村,现在民宿生意火暴,一宿难求。大仁民宿运营的成功经验也同样适用于吴坑村、平岩村,现在两个村冲着打造景区村的目标去建设,村里已经有8户人家有了创办民宿农家乐的意向,农旅发展信心满满。

停车场

我们的特色亮点1亮点一:

吴坑村乡贤主动筹集资金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无偿捐助纽扣3万颗用于节点打造。31户农户主动让出土地,用于加宽道路、打造节点。

公厕

2亮点二:

结合商文化布置节点,本土石墨摆放经商三字经、卖纽扣、卖拉链、弹棉花等吴坑人外出闯荡的雕塑、具有代表性的3D墙绘,都极具吴坑特色,能引起每个吴坑人的共鸣。

3亮点三:

手绘民情地图,建立一户一档整治手册,整治任务明晰,效果明显。党员先锋岗、志愿者服务岗,解决公共绿地维护难题。

背街小巷

4亮点四:

“小城镇辐射效应”明显。周边村庄自发开展整治,平岩村自筹资金万,初步整治后争取到青田县唯一一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名额。大仁村整治后发展农家乐民宿12家,农民增收明显。吴坑村有8家农户主动与乡里对接,创办民宿意愿强烈。

本文部分美图摄影:舒巧敏

丽水超20万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5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