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炒○香菇
1/将新鲜鲜香菇洗净;
2/去掉根蒂留菌盖部分,切成薄片;
3/炒锅倒油,爆香葱末,下香菇片;
4/用小火慢慢煸炒,大约十几分钟左右;
5/撒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
香菇
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而又因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还有“真菌皇后”之誉,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心。
珍馐.美味
刚端上桌的香菇还带着氤氲的热气,夹起一口咬下去,鲜美的汁水瞬间迸发出来,在齿间环绕,特有的香气萦绕整个口腔。
而要能达到这样美味的效果,选材必不能马虎,别的小编不知道,这香菇是一定要选丽水庆元的。
「世界香菇发源地朝圣之旅」
一片菇林,
成之以木。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远古《诗经》里这些描写伐木的诗句,总让人在恍惚间以为描写的是庆元百姓劳作的场景实在是因为庆元和树木之间,有着太多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一千多年前,“菇神吴三公”及其神秘的香菇“砍花法”开始,庆元人创造了农耕时代的致富神话。现如今是“中国香菇第一城”、“世界人工香菇栽培发祥地”。
庆元香菇以鲜嫩可口、香郁袭人的独特风味成为宴席上的珍贵佳肴,自古为宫廷贡品。先后获得九四年“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和九六年“第二届国际各行业产品畅销博览会”金奖。
香菇文化
▲香菇发源地中国庆元香菇博物馆
▲香菇发源地菇神庙西洋殿
要想真正的了解“香菇文化”,不单停留在“食”,还得深入了解“史”。走进丽水庆元,这里有许多香菇文化的历史遗迹。
相关推荐?
五大堡乡西洋村菇神庙(西洋殿)、中国香菇博物馆、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菇神庙会、菇民戏
「世界香菇发源地朝圣之旅」
一座廊桥,
用之以木。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庆元是中国明代廊桥最多的县,庆元现存的廊桥中的大多数始建于明代,跟香菇业的繁荣不无关系——当时许多廊桥是由菇民捐建。
明代庆元因香菇交易而繁荣,聚集了来自浙闽各地造桥的能工巧匠,让廊桥建设进入高峰。
廊桥别名风蜈蚣桥、虾姑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庆元现有各类廊桥97座,其中木拱廊桥21座,平梁廊桥26座,石拱廊桥50座。庆元廊桥集山、水、屋、桥于一体,既美观实用,又有深沉的民俗文化渊源,在惊叹自然造化与巧匠神工之余,又能激起缕缕思古之幽。
庆元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庆元如龙桥,是全国唯一以一座桥列入国宝单位名录的。
如龙桥为“月山五桥”之一,位于庆元月山村,有廊屋9间,是全国迄今有确切纪年、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桥,是木拱廊桥家族中最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龙桥摄影/冯木波
如龙桥外观呈八字形,具有宋代木构建筑遗风,桥、廊、楼、亭、阁、屋合一,是古代木拱廊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廊屋内部藻井的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像朵朵盛开的莲花。晴天时的月山村,夜色四合,漫天繁星。
廊桥文化
▲双门桥摄影/冯木波
▲永和桥
在深山清幽之所,在绿树掩映之间,一座阁楼高耸的廊桥忽然映入眼帘,真有如入蓬莱仙境的感觉。
相关推荐?:
后坑桥、如龙桥、蒙洲桥、永和桥、白云桥
■■■■■来这个隐匿在丽水最深处的县城吧,
用心品一品“百菇宴”,
走一走那座座廊桥,
回望风雨里,那些关于木头的传说……
图文来源网络、《秀山丽水》特色旅游主题画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秀山丽水》特色旅游主题电子画册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