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而在松阳,也有“有的吃吃一夜,没得吃冻一夜”的说法,这两天,松阳县城大街小巷弥漫着沁人的芳香,大家都忙着制作冬至粿。
今天冬至:传统冬至粿飘香
在明清古街的一家传统小吃店里,记者看到何大妈和两个女儿正一块儿擀面皮、做馅儿,忙得不亦乐乎。
每到冬至,松阳就有做冬至粿的习俗。揉面、炒馅,再把馅料包进面皮中,何大妈说,冬至粿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馅料的制作相当讲究。
冬至粿形如大饺子,皮薄馅足、香气扑鼻,咬上一口刚出炉的粿子,真是别有滋味。
最近几天,冬至粿成了明清古街不少小吃店的特色佳肴,它不仅是冬季的必备美食,还是冬至扫墓的祭品,深受市民的喜爱。
松阳台:吴怡叶如意
每到冬至日,景宁的畲民们做上许多冬至果,然后约上三五亲友,大家一边吃着香糯的时令美食,一边祈祷平安过冬,热热闹闹地欢庆冬至的到来。
今天冬至:畲民做冬至果迎冬福
走进厨房,雷大姐一家已经开始忙着做冬至果,也就是畲民们所说的冬节果。将浸泡了一个晚上的籼米倒入石磨,磨成乳白色的米浆后,倒入土灶的大锅里慢慢搅拌。因为冬季容易上火,他们还特意在米浆里加入了自己种的中药材。
制作冬至果讲究慢工出细活。磨籼米、搅拌米浆、控火候一步步都是细致活。等到锅里米浆的水分慢慢蒸发,变成了米团,雷大姐就开始将米团揉成长形或圆形,放入饭甑准备开始蒸果子。
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香糯可口的冬至果终于出锅了。
雷大姐一家告诉我们说,其实畲家的冬至果是从汤圆演变而来,当时畲民生活困苦,为了能在冬至这个黑夜最长的日子里吃得饱,畲民们就把小汤圆做成大米果子。所以,现在每逢冬至,畲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冬至果,除了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也庆祝今年是个丰收之年。
景宁台:李小旭、吴俊杰
今天,青田鹤城街道塔下社区开展“冬至汤圆甜,温暖邻里心”主题活动,与社区居民一起做汤圆,一起过冬至。
今天冬至:冬至汤圆甜温暖邻里心
活动现场,社区居民与志愿者一起烧水、搓面团、做汤圆。汤圆出锅,志愿者们将热腾腾的汤圆和豆粉丸送到社区居民手中。志愿者潘玉萍介绍,为了能让大伙吃上热腾腾的汤圆,他们从凌晨六点就开始忙活了。
为了让那些年老、腿脚不便的孤寡老人们也能吃上汤圆,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还亲自将热腾腾的汤圆送到老人的家中,让老人们感受节日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
汤圆给你吃,今天是冬至,味道尝尝看。
青田台周来来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xs/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