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文化浙江大讲堂瓯江山水诗路秀山丽水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21-7-8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文化浙江,锦绣华章!自年起,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每周日晚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撷取浙江历史上一些特色鲜明的人、事、景,为广大观众展示浙江璀璨的历史文化。去年以来,围绕浙江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推出了“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浙江段)”等专题节目。本季节目推出“瓯江山水诗路”篇。

瓯江,从山中来,到大海去;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写下一首首诗篇,传诵至今,让瓯江山水诗路闪耀千古。瓯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丽水人,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瓯江文化。在瓯江之滨的丽水,人们收获了哪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丽水先民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耕读传家?如今的丽水人又是如何保护与发扬瓯江文化的?

金生丽水,云海苍苍

八百里滨水画卷,映十城秀美河川

瓯江

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

绵延八百里,婉约出了绮丽的山水画卷

缓缓流淌着的瓯江哺育了勤劳智慧的先民

也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

耕读传家久

在这方山水田园之间,耕读之风世代相传。河阳村,位于丽水市缙云县,一千多年来,由同宗同族的朱姓人家发展繁衍而成,耕读传家是河阳朱氏家族坚守和传承的家风。宋元时期,一个河阳村竟相继走出了八位进士,名噪一时。后世便将这八人一同称为“八士”,并修筑了“八士门”以激励后人勤勉读书。

如今,丽水古村落中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仿佛还在诉说着昔日耕读传家的故事。在秀山丽水间,人们世代耕读传家,正是在耕读之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充盈愉悦。

自然的馈赠

香菇,是丽水庆元的名片,一朵朵小菌伞,不仅是浙南崇山峻岭的杰作,还是庆元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庆元有人名吴三公,发明了人工栽培香菇“剁花法”和“惊蕈术”,多年来,庆元人民沿着吴三公的足迹,用勤劳双手打造出的香菇产业,不仅给予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财富,更让庆元以“香菇之源”的美名享誉世界。

瓯江不仅创造了物质之丰,当地人还因地制宜,打造了形物之美。如果说龙泉宝剑就像威武的英雄,那么龙泉青瓷,则是一位清丽的美人。宝剑和青瓷,一刚一柔,一文一武,串起了龙泉的文化脉络和深厚底蕴。

在丽水,还一项具有刚强之姿的艺术,就是青田石雕。石雕的原料青田石头享有“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美名,石头质地坚实细密,温润凝腻,非常适于奏刀,创作的作品极富金石味,清丽雅致。几千年来,青田石成为历代文人公认的“雅石”,被称为“石中君子”“印石之祖”。

发扬瓯江文化

如今丽水人不断挖掘和保护着当地文化。在松阳,保护和修复古村落的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既让古村落现代化,也要修旧如旧,保留原始粗犷的那份独特韵味。

丽水遂昌,汤显祖曾在这里担任了5年知县,他奖励农桑,爱民如子,深得遂昌百姓的爱戴。如今的遂昌,从有形到无形,处处都有着汤公印记。汤显祖文化就像一缕阳光,照耀在遂昌的土地上,汤显祖文化也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点缀了遂昌的良辰美景。

八百里瓯江有着诉不尽的风土人情、道不尽的人间沧桑、写不尽的诗情画意。瓯江之源在丽水,丽水在瓯江的滋养下,有了非凡的气度。自古相传,仙都鼎湖峰是轩辕黄帝铸鼎炼丹、驭龙升天之地。通济古堰,至今还浇灌碧湖平原大粮仓。庆元古廊桥,不用一钉一卯,依然矗立。龙泉匠人让青瓷宝剑熠熠生辉,名满天下。畲族山歌,唱响不一样的民族风情……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历,挥毫泼墨,留下璀璨的山水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瓯江山水诗路的旋律里,丽水还将绽放出新的生命力,谱写瑰丽的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ms/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