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作为一名地道的青田嫩,你怎么能不晓得自己家乡名称的由来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小小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青田县建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年)。“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至于县名的自来,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
▼《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
▼清康熙《青田县志》:“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四,产青芝,故名”。
▼《清史稿·地理志》“青田,府东南百五十里,北青田山,县以此名”。
▼清光绪《处州府志》“青田山,县北一里,叶法善栖此学道,田产青芝,故名”。
据此,因山下田产青芝而得名“青田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县”,别名“芝田”。
青田山
青芝
山清水秀最芝田历史沿革
青田县历史悠久,自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年)置县,至今已有多年,原来隶属处州。
春秋战国时期,今青田境域属瓯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征服欧阳和闽越,置闽中郡,今青田境城在其中。
西汉惠帝三年(前年)五月,瓯越首领驺摇因助汉灭秦有功,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地,世称东瓯王,辖地包括今温、台、处(丽)地区。始元二年(85年),以东瓯地回浦乡建立回浦县。今青田境城在回浦县境内,属会稽郡。
东汉初期,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建安八年(年),分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今青田境域是松阳县的一部分,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年),分会稽郡东部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等六县另设临海郡,今青田境城随属临海郡。
东晋大宁元年(年),分临海郡温桥岭南的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包括今温、处(丽)地区,今青田境域随属永嘉郡。
南朝时,今青田境域隶属不变。
隋开皇九年(年)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县,今青田境城为括苍县的一部分。开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大业三年(年),改括州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年),复改永嘉郡为括州。
唐睿宗景云二年(年),刺史孔综奏请分括苍县建立青田县,隶属括州。天宝元年(年),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年),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年),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隶属处州。
五代、宋,青田县隶属不变。
元时,青田县属江浙行中书省处州路。
明时,青田县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
清康熙六年(年),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溜严、温处四道。青田县属温处道处州府。
宣统三年(年)十一月,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初期,废清代道、府、厅、州制。民国三年(年),浙江省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青田县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民国二十一年六月,实行县政督察制,青田县先后属第十一区、第二特区、第九区、第七区、第六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丽水)。
民国三十七年五月,青田县划归第五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温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县隶属温州专区。
(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年11月改丽水地区),迄今未变。
青田建县以来,县境经历三次变迁。
明景泰三年间(),巡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为由,奏请分本县鸣鹤乡和柔远乡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建立景宁县。青田县由己个部减为18个都。“其广轮之数,不下二百里”(清光绪《青田县志》)。
民国三十七年()7月1日、南田区的南田、西境.三阳、黄坛、岙里5乡和万源乡一一部分划给新建立的文成县。”同年8月1日,永嘉县的温溪、贵岙、黄坦、霞师4个乡和林福、界坑2乡的一部分划归青田县。当时青田县的面积为2平方公里。
年10月,西岙、上横2个公社划给永嘉县。
年5月改属丽水地区。
年7月,丽水撤地设市,青田县隶属丽水市。
小编:小Q
版权归青田城市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青田嫩们,你们了解“青田”名字的由来了吗?赶紧转发让更多朋友知道吧!
点击“阅读原文”,看青田的其他大事!
青田城市网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ms/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