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资源 >> 正文 >> 正文

念好生态经看浙江丽水如何点绿成金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22-12-2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转自:新华网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位居浙江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万美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双双跻身中国地级市前40名……通过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建设美丽丽水、创建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等系列举措,曾经“低调”的丽水实现了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

山水淘金,丽水踏浪前行,绿水青山正欢颜。

游客到缙云,可以感受轩辕黄帝文化和茶文化;到云和,可以住在华东最大的梯田群中,感悟农耕文化;到龙泉,可以入住红色革命主题民宿,踏寻革命先烈的足迹……这些年,丽水深挖生态价值,在“两山转化”中寻求新突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0%,跃居全省第一。

缙云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黄帝名号命名的县,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的美誉。

传承缙云轩辕黄帝文化和茶文化,缙云精心培育和发展黄茶产业,大力支持烧饼产业,还有出口到欧盟的“美人茭”……近年来,缙云依托黄帝文化品牌,开发了众多农产品,推动产品增值溢价,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一根长粽,承载着遂昌的民俗、文化和情感,遂昌人自古以来就有在端午节赠送亲友长粽的传统习俗。如今,当地长粽产业通过“生产链”“营销链”“用工链”环环相扣,资源实现就地转化,不仅解决了当地多名村民的就业,年增收超过3千余万元,同时还带动了遂昌乡村旅游增收多万,撬动了山乡“共富链”。

截至年,遂昌长粽产品已经远销北京、上海、青岛、山西等28个省、市、自治区,长粽产业化之路初步形成。年遂昌长粽的年收入达到1.5亿,近三年来长粽产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30%左右。

莲都区雨伞岗村雾耕科普基地是丽水首个山地气雾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一排排蔬菜垂直地扎根在1.5米高的栽培墙上,色泽油亮、长势喜人。墙内的管道系统正通过喷雾的方式,为悬挂空中的蔬菜根系源源不断地提供水分和营养。

依托雾耕技术,一个集雾耕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工厂化雾耕农业生产、绿色果蔬供应、农民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普教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梦幻”产业正逐步成型,越来越多的“新农民”建起一个又一个雾耕基地,享受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乡村,成了休闲养生的向往之地;农房,成了投资创业的优质资源。在丽水,曾经养牲圈畜的牛棚成了土洋结合的乡村酒吧、书香弥漫的安静书吧、余音绕梁的清幽琴房,闲置青山绿水间的“沉睡资源”正转化为发展资本,成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松阳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县内有百余个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5个,总数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

松阳将“拯救老屋”作为延续乡村历史文脉、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着“修旧如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系统推进乡村的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人心修复,助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松阳县已累计投入余万元对全县余个县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修缮,带动社会资金余万元投入古建修缮工作。今年,松阳县将陆续对石仓乡土建筑之报德堂、敦睦堂等两处省保建筑进行修缮,预计投资余万元。

近年来,庆元县将发展光伏产业列入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全面启动“光伏+助农”“光伏+助困”等分布式光伏项目,让村民实现“屋顶生金”,照亮起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作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庆元今年计划新增光伏发电项目8万千瓦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开工10万千瓦、并网5万千瓦”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光伏装机累计5.54万千瓦,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3.85万千瓦占69.5%,户用光伏装机1.69万千瓦占30.5%。

今年以来,青田紧紧抓住丽水山路、山民奔“富”的落脚点,提出“共赴星空露营共助乡村振兴”口号,谋划建设“侨乡云境”华东房车露营基地品牌,并发布9个特色主题露营基。

据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侨乡云境”九大露营基地参与人次超2万人次,带动相关露营经济效益万元以上。青田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展低投入、高产出的露营产业,进一步带动了乡村就业、农民增收,促进周边民宿业、农家乐、游乐园业态发展,重新激发青田旅游市场活力。

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云和,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针对“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布局特征,创造性提出了“全域5A大花园”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而云和梯田作为全域5A发展的龙头,正是云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自梯田景区启动5A创建以来,已辐射带动县域近三分之一的南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惠及2万余人。在梯田景区,幢空闲农房实现“二次利用”,余亩梯田被修复,土地抛荒率从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5%,焕发出乡村的强大内生动力。

住龙红色小镇位于龙泉西北边陲,是浙江省重点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粟裕、刘英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扎根于此,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县一级苏维埃政府——龙浦县苏维埃政府。

如何运用好住龙镇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助力住龙镇经济发展?近年来,住龙镇秉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绿色发展“强”起来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红绿山水、淳美住龙”的乡村旅游品牌,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探索走出一条红绿融合的革命老区发展新路。

通过创新开辟两省三县边际“红色教育游”路线,住龙镇每年新增过夜游客3万多人,民宿入住率增长20%。同时,借力红色文化内涵,住溪村盘活老村委大楼,开办了红色革命主题民宿,为村集体平均每年增收约13万元。

年,“丽水山耕”品牌农产品历年累计销售额已超百亿元,溢价率超30%,茶叶种植面积稳居全省第一,茶叶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二,“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故事在丽水翻开了崭新篇章。

景宁,长三角地区千米以上高山最多的县之一,加之湿润的气候、适宜的土壤等先天条件,让这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惠明茶的产地,几乎“村村有茶园,户户采茶叶”。

近年来,景宁紧紧围绕“提质、搭台、育企、铸牌”发展思路,全力做好“以茶富农”新篇章,开发加工红茶、白茶等茶叶产品,茶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年,全县茶园面积7.31万亩,产量达吨,产值万元,产量同比增长2.9%,产值同比增加4%。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9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