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省“四个平台”简报第24期专刊介绍丽水市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典型做法,并在开头注明:"丽水市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工作领导重视,措施扎实,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丽水市和龙泉市、景宁县有关典型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全文如下:
丽水市以“五个百”促“四个平台”规范运行
丽水市总结今年以来该市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运行情况,编印了“五个百”系列工作指导手册,指导“四个平台”规范化运行。
一是党建统领百要点。围绕如何发挥党建统领效用,从党委直管信息、党支部建在平台上、创建红色网格、培育技能型干部、发挥党建示范作用等5方面,细化出以党建统领促“四个平台”运行的95条具体操作规程,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统筹力、服务力、监督力,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如龙泉市八都镇按5项操作规程分别成立4个平台党支部的新举措,被《浙江日报》“十九大精神在基层”专栏刊登。
二是基层信息百事报。围绕全科网格员应报送哪些信息,从乡镇(街道)和部门条线基层治理需求出发,结合网格员前期报送情况,按平台梳理出党建、矛盾排查、消防安全、镇容村貌、食药安全、便民代办等24类共项信息点,使基层信息报送更及时、更全面、更规范,为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派单,形成基层治理大数据打下基础。仅10月份,全市网格员就上报了信息条,比上月增加了85.9%。11月17日,《人民日报》以“‘乡村管家’成基层治理稳定器”为标题,对网格员进行点赞。
三是受理代办百事通。围绕如何办好群众的事,对接省乡镇(街道)“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指导目录和受办分离的要求,结合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代办工作实际需求,编制了乡镇(街道)本级和民政、卫计、国土、市场监管等9个系统共计项(含子项为项)办事事项目录和精简版办事指南,通过办事标准化,实现网格人员一册在手,就地快速有效办理。网格员纷纷反映,有了这手册后,为群众办事更有底了。
四是运行实践百故事。围绕“四个平台”如何有效运转,从实践中精选在和谐稳定、民生发展、生态秩序、应急处理、便民服务等5方面,反映基层治理“四个平台”运行过程、机制创新和实际成效的事例个,以身边事指导乡镇(街道)进一步发挥综合信息指挥室、派驻机构、全科网格员作用,凝聚起深化改革的强大信心。如松阳县在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接待游客48万余人次,充分发挥好综合信息指挥室服务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脑”作用,为游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
五是民情反映百佳员。围绕如何当好全科网格员,从乡镇(街道)报送人选中择优选取98位表现突出的网格员,用身边人示范带动网格员队伍做好日常巡查、信息报送、事项代办等工作,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预警探头”和“贴心管家”。如今年7月省委书记车俊对发生在妙高街道北门村的一起成功避险地质灾害事件给予了批示肯定,其中第一时间向街道报告前期情况的人员就是该村的全科网格员。
(丽水市编办)
龙泉市“六进”大巡演精准宣传“四个平台”建设
文艺搭台,改革唱戏。龙泉市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到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家庭,开展“四个平台”宣讲“六进”大巡演活动,提升“四位平台”宣传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紧扣主题。文艺宣传队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巡回演出,向广大群众普及和展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的相关知识与阶段性成果。演出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单、方言顺口溜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四个平台”相关知识,在演出过程中还穿插知识竞答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四个平台”建设相关知识,深入浅出介绍了该市统筹条块资源,构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实现市镇村三级联动指挥,全区域网格“全科型”转变,基层治理模式从“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
二是选精内容。大巡演活动介绍了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框架体系、运行流程等内容,总结提升建设“四个平台”意义,押韵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受到观看群众的好评。巡演活动还将“四个平台”是什么、改革背景、意义印刷成宣传单,将宣传资料派发至每家每户干部群众手上,力争“四个平台”建设家喻户晓,让群众深入了解“四个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基层治理事件的处置流程等有关问题,通过多方位的巡演,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
三是因人施策。大巡演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对象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宣传。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受众人群覆盖乡镇、农村居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街道、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全面提升覆盖率。“四个平台”建设大巡演还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紧密结合,通过各种真实案例改编的小品剧目向观看群众介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办理的便民服务事项,通过宣传介绍,让更多群众了解、参与“四个平台”建设,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
(龙泉市编办)
景宁县“三个围绕”推进“四个平台”有效运行
景宁县立足“乡镇多、外出人员多、空心村多,人口总量少、市场主体少、人员编制少”的“三多三少”县情民情,强化关键措施落实,推动“四个平台”有效运行。
一、围绕力量下沉,做实属地管理
一是实行派驻责任人工作制度。针对景宁有40%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创业、“空心村”现象突出问题,实行派驻机构人员分级管理模式,镇(街道)有设派驻机构的,其人员实行直接派驻,纳入镇(街道)日常管理;乡级未设派驻机构的,其人员实行派驻责任人工作制度,派驻责任人每周至少1天在责任乡工作。责任乡发生突发事件时,派驻责任人必须在接到通知后1个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山区小乡人员力量不足下沉难等问题。
二是明确经济待遇和考核任免。派驻人员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保留原单位,其他纳入乡镇(街道)实行属地乡镇(街道)管理,享受属地乡镇(街道)津补贴、考核奖及各类福利待遇,与乡镇(街道)干部“同吃一锅饭”。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任用征求属地乡镇(街道)党委书面意见,属地乡镇(街道)党委有权提出建议人选,县级部门按程序任免。派驻人员的年度考核由乡镇(街道)和派出部门共同负责,其考核权重派出部门占40%,镇(街道)占60%,年度综合考核奖经共同考核后,由属地乡镇(街道)发放,确保派驻人员下沉到位。
三是建立工作流程及配套制度。制订了乡镇(街道)“四个平台”组织架构、综合信息指挥室、“四个平台”运行关系、派驻机构刚性管理、全域网格划分、社会治理“8+X”运行模式等10张工作流程图。出台了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工作会商、联合执法、运行管理、综合信息指挥室运行管理、全科网格员考评管理、派驻机构人员考核管理及责任追究等10项运行机制,并上墙公示,确保履职到位。
二、围绕全科全能,做深网格建设
一是建立大网格。制订全科网格管理办法,将部门各条线在村(社区)的各类协辅人员整合建立全科网格员队伍。针对全县17.8万户籍人口中有7万多在全国各地经商务工的实际,建立18个域外网格,域外网格都设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员,分别由商会会长、驻会党支部书记、商会秘书长担任,各域外人员一有事情就可通过信息系统向属地乡镇(街道)即时反映或解决各类问题,实现域内域外网格信息全覆盖。
二是优选网格员。针对山区小县,人员分布不集中的情况,分类优选网格员。偏远乡镇,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个别行政村最年轻的已达65岁的实际,由乡里指定人员并负责一对一培训。县城邻近乡镇,针对人员集中报名参加网格员鳞选人数多的情况,参照编外用工招录方式,设置自荐、笔试、面试、公示等环节,层层筛选、择优聘用,把好入口关。
三是晾晒职责表。结合职网格员在网格中承担的“全科”职责,按“四个平台”分项具体罗列“全科”职责,分别从类别名称、网格管理要点、责任单位等要素,分23项事件类别共梳理了项网格信息报送清单,使网格员工作职责细化具体化。建立职责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做好规范调整工作。
四是健全代办制。聘请全科网格员为代办员,当好“跑小二”。在网格员做好各村、社区信息的收集报送和简易类事件处理的同时,要求履行代办员职责,负责代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高龄津贴申请等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数据跑”“干部跑”和“快递跑”结合,提高办事效率。
三、围绕协调运转,做强综合指挥
一是强化县级指挥中心建设。撤销县公安局下属事业单位县社会联动服务中心和县住建局下属事业单位县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整合县民政局社会服务职责,将公安、应急处置、情报研判、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等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设立县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主要受理转办事权不在乡镇(街道)或乡镇(街道)难以解决,需要县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并对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事项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强化乡镇综合信息指挥室运行。整合乡镇(街道)综治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中心、防讯抗旱指挥中心等,建立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指挥调度、反馈督查等工作。并落实指挥室人员,实行AB岗位制,确保信息收集、处置及时到位。
(景宁县编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zy/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