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花园路
花园路是丽水市区的中轴大道,北承市行政中心,南接南明湖,全长3.06公里,这条景观大道也被称作“花之海、林之洋”。
=山=南明山
跑上环城路,沿途就可以看到与丽水城隔瓯江相望的南明山。
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后飞泉飘洒而下。山上有巨石长10余丈,横架岩间召唤梁,称石梁。石梁上有名人真迹。
现在的南明山,以她绰约多姿的独特风貌亭亭玉立于瓯江之畔,不仅成为了丽水市民周末踏青出游的首选,也为浙南地区增添了一处旅游胜地。
=桥=紫金大桥
再往前跑,就来到了丽水最具有标志性地标建筑,紫金大桥。这座国家级特大型桥梁桥全长.7米,其中桥梁长.7米,主桥高米,为单塔花瓶型双索面斜拉桥,主桥宽30.5米,供有64条斜拉索固定桥身,年1月25日全面竣工。
大桥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快城区车辆通过城市主干道紫金路出城的速度,提升市区南北区块的交通能力,夜晚大桥的亮化灯也成为了南明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楼=应星楼
过了大桥来到市区,一眼就能看到高达45.9米,共有九层高的应星楼。
丽水旧称处州,隋开皇九年()设州建县时,正值天上少微处士星分野,而古人认为郡与少微处士星对应,吉星高照,处州大地将人才辈出,科甲兴隆。故建有多处对应天文的建筑,应星楼代表着千年处州文化的灵魂和丽水人的根。
而后,应星楼屡遭水患,又经战火,两建两毁,最后只剩下一片空寂的遗址,和史书上的只言片语。
如今,应时再建,旧名新颜,成为今丽水耀古烁今的标志。
=门=南明门
南明门也就是丽水人最熟悉的大水门,位于南明湖畔,是我市(处州府)唯一保留的古城门历史古迹,由瓮城、城墙、城楼构成。
南明门是古代处州府六个城门中最为重要的一道门,因为它位于丽水城正南方向的瓯江北岸。世事嬗变,如今的南明门,就像一位历史老人,沧桑地走过历史,由无到有,静静的在南明湖畔,讲述着处州大地的动人故事。
=湖=南明湖
南明湖位于市区瓯江边,随着开潭水电站试蓄水,碧波荡漾的南明湖脱颖而出。从上游的涓涓细流,到沿途的百川归一,一江碧水终于在市区汇聚成一湖清波,从奔放纵流到以“利万物而不自争”的品性穿城而过,尽显美丽的瓯江水在此将以其迷人的姿态成为丽水最著名的景观,成为丽水“全国生态第一市”的最好见证,成为外地客人认识丽水的第一标志。
一湖清波,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湖边漫步、健身和游玩早已屡见不鲜;乘着快艇在湖中冲浪,或驾一叶扁舟于湖中荡漾,不日将成为现实;在湖岸人家饮茶,或于水上餐厅美食,诚然令人向往;定期举办龙舟会、游泳比赛等更将是激动人心的盛举……现代的丽水人,既可饱览湖光又能远眺山色,就生活在依山傍水的休闲胜地,秀山丽水已成为我们生命的重要一部分。
文/赵泰州摄影/程昌福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编辑/蓝东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xs/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