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浙江3市4县交汇地,有条1200年老街,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23-4-22

人们常说,一座城市,品位在于细节,温度在于功能,精神在于历史的积淀。其实,一处古镇、一条老街,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浙江丽水、金华、台州和缙云、永康、磐安、仙居,“三市四县”的交汇腹地,就有一座千年古镇,它的历史积淀,如今大多散布在一条窄窄长长的老街上。

古镇名叫壶镇,老街名为溪头街,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称。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唐朝就有溪头街集市。壶镇,自晚唐建镇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丽水文明之源头。

壶镇自古苍山拥翠,又因占据交通要道,行旅如云,街市商贸繁荣,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是浙南三大古镇之首。

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记忆,而这记忆,总是藏在历经沧桑的老街里。对于壶镇来说,溪头街,壶镇人心中永恒的乡愁,藏着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古代,这里是苍岭古道的必经之路,街道上百姓挑盐,贩夫负重,商贾云集,两旁商铺林立,一派物阜民丰、繁华兴盛的景象。

始建于吴越国时期的九松寺,宋代的惠明寺、美化书院,明朝的阮公点将台、尚书坊,清代的崇正书院碑等古建筑,无不昭示着壶镇溪头街往日的辉煌。

溪头街街口东大门,历经岁月依然傲立,门额上“壶东藩屏”四个大字,虽然难以辨认,却依然述说着壶镇,地处“三府四县”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独特区位。

老街入口的青砖墙上,挂有十分醒目的溪头街logo,下方还挂有四条矩形木板,木板上写的话,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溪头街历经的沧桑与变迁,原话说道:

老街是岁月流过的一道深深的轧痕,一端是千古,一端是未来;这边是古渡,那边是溪头。老街是昨天讲给今天的故事……

是啊,老街就是一条连接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纽带啊!它既铭刻着壶镇饱经沧桑的厚重历史,也见证着当前新时代的社会变迁,更迎接着美好未来的到来。这不正是它存在的意义吗?

走在老街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潮汹涌,有的只是偶尔遇见的一两个本地人或外地游客,以及街道两旁,整饬一新的青砖墙和木格门窗,还留存着旧时的建筑风韵。

不像常见的旅游古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雷同商品,充斥着吆五喝六的叫卖声,过了旅游旺季的溪头街,显得格外安静,这让我这个素来喜静不喜闹的人,心生欢喜。

我在街上慢慢地走着、看着,既然是老街,老宅自然是有的。街道两旁那些修旧如旧的老宅,既保留了历经岁月的沧桑感,又显得不至于过度破败,这种保护措施是值得提倡的。

你看,那一面面略显斑驳的墙面,像是一位脸上爬满皱纹的老者,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慈眉善目地注视着街上或行色匆匆、或不疾不徐走过的人们,让人感到亲切。

走到街道一角,或遇见高耸的“老街记忆”片墙,展示着许多老砖、老梁等建筑物件;或遇见“岁月留痕”展示墙,挂满了旧时的路牌、门牌及老照片,无一不勾起人们最深处的老街记忆。

杭州里区域内,那面高墙上画着的青山绿树、粉墙黛瓦以及拱桥,是在展现以杭州美景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光。

民国老街3D壁画,画中出现的身穿长衫马褂的行人和学堂,在向人们倾述着那段岁月,逼真地让人怀疑以为自己穿越了百年时空,回到了民国时的溪头老街。

还有那一面画着墙皮脱落、露出青砖的墙面,巨大的月洞门后,是一处花开正盎的小院,木质的房屋,营造出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壶镇旧时光展示区,则通过几面旧时的屋墙,以及墙上挂着的五谷杂粮和日常生活用具,让人回忆起曾经的农耕时光……

两栋宅院之间,建起的一条火车轨道,一辆旧时的蒸汽火车“农兴号”正蓄势待发,则是在表现建国前后的民族工业发展成就。

当然,除此之外,溪头街还有很多充满文艺气息的细节设计和局部展示。比如橱窗中的老布鞋和老式收音机,墙上的老式广告牌,巷子里挂着的油纸伞……

信步溪头街,只要慢慢走、细细看,每一扇斑驳的木门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关于壶镇的故事。

每一块青石板,都记录着历史的脚步;每一个儿童,也许就代表着溪头街的未来。

无论是站在街头抽烟的大爷、坐在门前拉家常的大娘,还是临街开店的人家、日日穿梭于街道的小贩,他们的身影里,都藏着溪头街的故事。

不管是曾经的商贾往来不绝,街道熙熙攘攘,还是现在的清幽宁静,甚至略显冷清,溪头街,一直都是壶镇历史的缩影,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更是一种带着乡愁的人文情怀。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视图创作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ms/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