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名片:
车盘坑,坐落在龙泉市著名的文化名山琉华山西麓,海拔多米,距城区50公里,行政管辖归属屏南镇,交通流向趋于小梅、查田两地,山脚即为大窑青瓷古窑址。全村有山林面积0多亩,耕地面积余亩,现有留守人口余人。村庄内外遍植梨树,临近清明,繁花似雪。近年来,人们发现这个名副其实的梨园,纷纷前来拜访,古朴的小村庄一时成为时尚人群怀旧的原乡及摄影创作基地。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车盘坑如养在深山的佳人,天生丽质、风情妩媚,却无缘为外人所识,一直默默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安然栖居。某一天,她梨花带雨的奔放形象被过客撞见,发达的资讯揭开她厚重的帷幕,灿烂的素颜吸引了无数墨客频频眷顾,方知她并未与大千世界隔绝,虽然内敛,不乏创新,勤劳、勇敢、机敏、深情的故事如闪耀的星辉,穿透历史的尘埃,不断向世人眨眼。
叛逆的迁徙
创造许多传奇
车盘坑村民大多姓郭,相传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龙泉祖居地为琉华山东麓地畲村。明朝中叶,几位爱读诗书的青年既从事香菇生产,又兼顾菇品贸易,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成为村中的佼佼者。当时中国正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沿海地区又激烈抗倭,他们的性格渐渐渗入叛逆元素,行事言语往往与祖宗之法相悖,后来离群索居,翻过琉华山到西麓,将栖居之地命名车盘坑。
多年苦心经营,车盘坑郭姓声望已然超越祖居地族人,于是觉得更有收藏宗谱的实力,但遭到地畲村拒绝。某年六月六,车盘坑青壮年全部出发,沿着山路均匀隐蔽。车盘坑郭姓长辈在簟棚架上翻晒查看宗谱,故意失手将其跌落,棚下青年捡起就跑。地畲菇民发现有诈,立即追赶,眼看快要追上,突然从路旁闪出一人,接过宗谱又是一阵狂奔。虽然地畲菇民脚力非凡,终归敌不过车盘坑人事先设下的接力赛。族长为了避免后辈因此不和,不同意强行夺回,郭氏宗谱因此归车盘坑村收藏。
光绪二十年,村里富户郭梦庚、郭梦华兄弟在县城旅店巧遇德国冉牧师。当时县人视红头发蓝眼睛的异邦人几乎如妖孽。郭氏兄弟非但不避嫌,还与之攀谈,将冉氏夫妇领进村庄,以祠堂作教堂,在中式建筑的教堂内开设“正性初级小学”,结束私塾教学的历史。将教堂边上的几百年廊桥唤作“学堂桥”,以示对教育之尊重。自此,基督教开始在龙泉、庆元两县的偏远山乡生根发芽。后来郭家在龙泉县城买地建教堂,在县域中心布教。
大锅饭的生产模式,使许多农民食不果腹。“文革”结束后,村中一个生产小队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偷偷地将耕地分给农户自主劳作,面上依然照着集体的形式做账目。为了规避政治风险,他们守口如瓶。直到年,大队干部参加了县里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听到安徽小岗村分田到户的消息,大为开心,未等上级布置,轻车熟路就在全村推行生产责任制,结果被邻村邻县举报,公社大加批评,连夜广播阻止。幸好县政府派出工作组前来调查,总结出分田到户的诸多优点,及时贯彻上级改革精神,成为改革开放的佳话。
古老的梨树
绽放款款深情
车盘坑被称为梨花村,百年梨树遍布村内外,梨花绽放,洁白如雪,将村庄掩映,景致极美,游人赞叹不已。梨果熟时,人们发现,一村之梨品种却非常繁杂,问及原因,回答各有不同,其中一个故事令人为之动情。
相传几百年前,村中一男孩和一女孩青梅竹马,一起念诗书,一起采蘑菇,两小无猜,情感笃深,长大后自然而然成眷属。菇民的生活如候鸟,每年秋天外出,春尽方能归来,女眷留守家园,既要操持家务,耕地种粮,还要侍奉长辈,抚养儿女,不但辛苦,而且寂寞。他们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甜蜜如饴浓得化不开。岁月无情,转眼到深秋,新郎要去远方深山种菇。新娘为新郎远行准备好了一切,送他到村外的岭口,依依惜别。当新郎的身影消失在树丛中,新娘忍不住呼唤情郎的小名追赶而去。一次次呼唤,一次回望,后来村人将这条长长的山岭称为三望岭。新娘又送新郎到大路长亭,忍痛惜别,嘱咐新郎记得收完菇后早日回家,不可贪恋外面花花世界。新郎指着亭边一棵梨树说,等梨花开放,我就会归来。当地方言梨与来同音,等梨与归来同音,新娘遂将梨花铭记于心。
翌年春天,新娘在梨花开时去长亭等待心上人,等啊等啊,梨花都快凋谢完了,春笋都破土而出,还没有等到。她非常心酸,守着空空的新房写下一首诗:“车盘漫岭影依稀,早燕衔泥对对飞;破土新篁承玉露,梨花朵朵唤郎归。”就在她念完诗词悲泪双垂时,听到心上人在门口呼唤她的名字。为了表达爱情的纯洁与忠贞,他们一起在门前种下一棵梨树,每年梨花开时如期而归。这事后来被村民知晓,纷纷仿效。因为各自的梨苗来路不同,梨的品种差异很大,形成梨花竞相开放、梨果各有不同的独特奇景。
传统的坚守
留下醉人风景
叛逆的车盘坑人却又有非常传统的一面,他们不但保留下满村的梨树,还完好保留着村后多亩古树林,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也绝不挥霍祖先留下的遗产和财富。
临近村庄,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古树掩映着的廊桥和教堂,枝叶茂盛,显示着勃勃生机。过廊桥入村庄,村后又是满山的古树,树种之多,难以辨认,高低参差,浓荫蔽日。林间以石块铺设古道,落满厚厚的枯叶,有各色蘑菇从落叶下钻出。行走其间,仿佛进入原始森林,真正亲近大自然。江南油杉原本零星稀少,这里却均匀分布,树皮如龙身的鳞片一样皲裂,树身高大、挺拔,像玉树临风的君子,又像一条条巨龙冲天而起,为古老的小村庄壮大声威。村对面是一丛丛青翠的毛竹,车盘坑人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放弃了传统的菇业生产,转而发展竹产业和向外地发展。早年村民将竹片劈成火篾照明,为了防止行走时掉下的篾炭因山风吹燃而引发森林火灾,他们发现了田水的妙用,将新火篾在田中浸埋多月,然后晒干待用,这样的火篾一经燃烧,篾炭不再死灰复燃。田水为何有此妙用,尚没有人作出科学解释,而田水中养殖的田鱼、泥鳅、田螺却非常美味,游客食之赞不绝口。
车盘坑远离闹市,古朴的村庄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古民居,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了醉人的森林景观,同时又具开拓创新走向世界的勇气,几百年来人才辈出,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王远长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ms/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