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和年暑假工作的通知
出炉啦!
请注意查收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年第二学期学生7月5日开始放暑假,教师7月10日开始放暑假;高中段学校、幼儿园和大中专院校暑假起讫日期参照执行。
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报到时间为年8月30日,学生报到时间为8月31日,9月1日正式上课。教职工不得提前离校或推迟返校,有特殊情况的应办理请假手续。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放假时间为年1月15日,教师放假时间为1月17日。
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报到时间为年2月8日(正月十五),学生报到时间为2月9日(正月十六),2月10日正式上课。
工作要求
01
认真做好学期结束阶段各项工作
各地各校要严密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中小学期末考试,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确保安全稳定;要认真落实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学期结束阶段各项工作,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02
扎实开展好“七个一”专项治理活动
各地各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七个一”专项治理活动。具体是: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开展一次家访活动,进行一次校园矛盾排查,进行一次问题学生心理集中摸排和疏导,开好一次“我们是一家人”专题班队课,完善一批“校园欺凌”防治制度,开展一次“校园欺凌”和控辍保学专项督导活动。各校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专项治理活动,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自查报告于年9月15日前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属学校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03
全面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确保师生和校产安全,引导师生过一个文明、快乐、平安的假期。学校要在学期结束之前,结合防汛防台、防溺、交通、饮食、消防、居家安全等主题,集中开展一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假期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工的避险、自护、自救、逃生能力。要通过万师访万家、短信、倡议书等形式,让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指导子女完成安全教育作业,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网,保障假期学生人身安全。假期内各地各校不得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学校要加强师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请各学校及时关闭不用的信息网络系统,网站等开放性信息平台要落实专人管理,确保信息网络安全。
04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各地各校应根据新课改要求,依托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以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以及研学旅行活动,要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实习见习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广泛开展感恩亲情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和他人,回报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大力开展暑期读好书活动,从读书中获得新知,在读书中健康快乐成长。
05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
暑假期间,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不动摇,坚定“丽水之干”的鲜明导向,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与推进教育提质行动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在教育提质筑“基石”、强“核心”、增“活力”、抓“关键”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按照“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开展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万师访万家”、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假期党员党性锻炼和志愿者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宣传解读和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严格执行《条例》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时注重开展假期意识形态教育,防止不良意识形态利用假期对中小学生的渗透。
06
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认真开展暑期师德师风教育,各地各校集中组织教职工开展不少于三天的主题学习活动。一是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系列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二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文件精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年修订)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理论文章和教书育人先进事迹,深入开展“干净干事创新业,教书育人谱新篇”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或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三是加强暑期教师业务培训、考核。结合文明学校建设,全面组织开展教育现代化、新课程改革等新理念、新政策的学习活动,精心做好暑期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按时参加教师培训活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开展沙龙研讨活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07
深入实施关爱行动
各地各校要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员工,着力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尤其要深入到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师生员工中,开展帮扶救助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要认真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等开展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暑期教育,进一步落实助学政策,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不因贫辍学。要大力宣传品学兼优、家庭困难高中毕业生的成才事迹,拓宽助学渠道,圆莘莘学子大学梦。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ms/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