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枝繁叶茂的古樟,一条古朴幽静的老街,一汪静静流淌的碧水……
在浙江,如此江南景致的地方并不鲜见,但丽水古堰画乡却因其浓郁的艺术气质,分外令人向往和流连。
今年1月至8月,这个核心面积只有3.91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迎来了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同比去年增长15%。不久前举办的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暨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更是令她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网红”打卡地。“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这是人们对她的至高评价。
岁月悠悠,时移世易,当很多乡村小镇一时热闹又归于沉寂时,成名30多年的古堰画乡,却始终保持着她的热度,并且出落得愈发充满国际范儿。她持续焕发的魅力,究竟因何而生?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古街
留住纯美
不架一座桥,不动一棵树,
天生丽质难自弃
“这么多年了,古堰画乡还是保持着那份难得的纯美。”
10年前,画家赵梅曾随在丽水工作的丈夫到古堰画乡游玩,当时就被这儿的景致所吸引,今年5月再次前来写生时,她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还索性将自己的下半生托付于此,并开设了“梅子工作室”。从此,瓯江畔又多了一方令人追寻的艺术天地。
古堰画乡是平凡,又是独特的。古树,老街,河流……不过是寻常的江南风景。但凡看完古堰,漫步老街,心中又会生出不同的感觉。
八百里瓯江,一路蜿蜒向东,其中七百里流经丽水,时而浩荡,时而平缓,越过山涧草甸,在莲都区大港头一带稍作停留,冲刷出一片开阔而宁静的水面,也由此缔造出古堰画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看向远处,青山如黛,犹如一抹似有似无的线条,曲曲折折勾勒到天际;走到江边,只见船埠头处,停靠着瓯江特有的蚱蜢船,点点白帆随波摇曳。行走在古堰画乡,就如漫步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
人们赞叹丽水“天生丽质”,而古堰画乡就透着一种纯粹的天然之美。
瓯江畔,风姿绰约的古老香樟,静静诉说着大港头的故事。多年前,这里曾是瓯江货运的大港头埠,是丽水对外水路运输的主要港口。名动天下的龙泉青瓷就是从这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大港头镇也因此得名。
而今,千年大樟树依然矗立在这里。多年来,这片八百里瓯江最美的地方,依然没有太多改变,江上甚至连一座桥也没搭建。
在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的今天,抑制住大开发的冲动并不容易。多年前,曾有人提议要在江上建一座桥,方便江中坪地半岛上的村民出行,几经讨论后,最后还是被否决了。“现在如果你还在古堰画乡提这样的建议,一定会被大家骂惨的。”当了一辈子古堰画乡摆渡人的黄丽星笑着对记者说。
然而,性格恬淡的她,也并非一成不变。
距瓯江米处的大港头镇公路两侧,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干净整洁,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气息浓郁温馨。但在4年前,这里还是家违规乱建的木制品加工集聚地,漫天粉尘,噪音四起。从高空俯瞰,大港头镇一边是静美如画的临江古民居,一边是破败杂乱的低小散作坊。
想要长远发展,就要牺牲短期利益。当时,古堰画乡的秀美风光以及巴比松画派愈发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ly/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