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水市 >> 丽水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案例丽水市丽阳溪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简介

来源:丽水市 时间:2020-11-18

点击上方蓝字“浙江河道”一起玩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少城市河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水争地导致防洪排涝问题不断加剧;水污染威胁河流的生态系统;沿河无序杂乱的环境、缺少人性化的通道和亲水设施令居民难以享受到河流的美丽和便利,严重损害了城市整体形象。对于城区内河流,如何打开行洪空间?如何恢复河流生命力?如何实现河流治理促进城市发展?丽水丽阳溪综合整治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可供借鉴。

”基本情况★河流水系

丽阳溪水系是丽水中心城区南北向重要河流水系,位于城区西北部主流约长10公里,流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本次整治的丽阳溪水系由三条河道组成:丽阳坑,河长6公里,比降83.2‰;五一溪,河长3公里;佛岭寺溪,河长2.4公里,比降.6‰。

★存在问题

防洪排涝:丽阳坑水系部分河段由于河道束窄、河道规模小(部分河段现状河宽为2.0~3.0m,)、堤防标准低、受下游水位顶托等原因,不能满足防洪标准。

水生态环境:雨污合流,直排河道;沿岸农田段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物未经处理也直接进入河道;沿岸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枯水期河床干枯;驳岸硬化、渠化现象严重。

水文化景观:违章建筑挤占河道空间,杂乱丑陋;河道两岸无慢行道路;基本无亲水性设施,人水关系生疏;植被混乱,无层次、无季相、无特色;丽阳溪历史风貌难觅踪迹,河流本可展示的人文底蕴也无处安身。

★实施计划

工程估算投资约7.65亿元,其中,水利部分投资2.1亿。计划工期7年。年开工建设。

定位布局★整治定位★整治布局

防洪排涝:进一步完善“上蓄、中防、下排”的防洪工程体系。“强库”——对五一水库进行改造;建设若干规模较小的堰坝、蓄水闸等工程,对下游洪水起一定调节作用。“固堤”——按照防洪标准对丽阳溪水系两岸堤防进行生态化建设,对现状防洪压力较大,河道规模较小的河段实施拓浚工程;扩排”——本次结合城市规划路网建设,新开挖一条河道;在丽阳溪溪口设置排涝闸泵,封闭丽水城市大溪防洪圈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丽阳溪水系的防洪排涝能力。

水生态环境:截污治污改善丽阳溪的水质。从大溪提水至上游山顶,并新建蓄水池,通过管道与五一水库连通,保证沿线农田和五一溪上游药用植物园的灌溉供水的需求;满足丽阳溪水系枯水期生态补水需求。

水文化景观:丽阳溪水系是丽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连接白云山森林公园、三岩寺风景区、万象山公园的水上廊道、绿道、古道、驿道。本次水文化景观主题定位是:“山水绿廊,古今丽阳”,总体布局是:“一片两廊四区”。

总体布局图

历史文化恢复布局

丽阳闸节点

文化水街节点

双层河道、lid技术应用★双层河道

近2公里的特色水街和灯塔街河段,两边房屋林立,河道又深又窄。为了同时兼顾好安全性、亲水性、景观性和经济性,在这些河段设计了“双层河道”,小洪水走下层箱涵,大洪水上下两层同时过水,非洪水期生态流量走上层景观河道。

★lid技术

发挥破碎绿地的初期雨水治理和下凹绿地的雨水滞留功能,结合河床生态蓄水堰坝建设和雨水积水池建设,打造“海绵河道”。

lid技术运用分布图

雨水花园的结构示意

结语

不久的将来,丽阳溪将成为串联丽水城区主要风景区和高端产业教育区的绿色长廊,不仅提升丽水居民的生活文化需求,更可以将丽水各主要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区串联为一个整体,发挥规模效应,与城东好溪堰水系相互辉映,将为丽水市打造生态名片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省级“千人万项”综合治理专家组、丽水市水利局、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编辑:叶旻

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钱塘江管理局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ly/5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