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48图
行走时间:年4月23-24日
从杭州出发,走沪昆高铁、金温铁路,一个半小时后,就到了丽水站。刷身份证核验绿码,出站上2路公交,等车过小水门大桥,在纳爱斯集团附近的水南村站下车,再沿绕城公路走一段,就到了南明山。
南明山是丽水城南一处不错的山地公园,与城北的白云山相对。山上的仁寿寺受疫情影响未开放,但南明山仍不乏看点。南明山摩崖题刻是第七批国保。遐观亭前平台可以看山环水抱的丽水城区全景。整个公园,步道修得很好,打扫得很干净,绿化和水体无可挑剔,除了个别地方,指示牌也比较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山脚下相当高级的卫生间,只是百度地图把这个旅游厕所标成中餐馆是怎么回事?
下山回到小水门大桥,沿瓯江徒步。瓯江这一段叫南明湖,是开潭水电站蓄水而成,面积与杭州西湖相当。
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上游干流源流为梅溪,梅溪、青溪汇合后称龙泉溪,向东流经龙泉、云和,出紧水滩水库,至大港头,松阴溪[发源于遂昌,流经松阳,进入丽水莲都境内,穿过通济堰大坝,直奔大港头]从左岸汇入,后称大溪,向东北流经丽水市区,好溪[发源于磐安,流经缙云,仙都景区即在沿线]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入青田境内,小溪[瓯江最大支流,发源于庆元,流经景宁]自右岸汇入,后称瓯江,流经永嘉、瓯海,入温州市区,楠溪江[瓯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永嘉、仙居交界,在括苍、雁荡山脉间千回万转,流经永嘉中心腹地]自左岸注入,继续东流,出温州湾入海。
从小水门大桥出发,首先会经过南明门和一小段城墙,这是省保处州府城墙。接着是始建于南宋、重建于年的应星楼。经紫金大桥,继续向前,可以看到好溪汇入处的厦河塔。上水东大桥,过好溪,就回到了丽水站。
沿着瓯江(南明湖)走了一个多小时,相比温州的江滨,感觉落差好大,完全没有城市公园的人气,也不是两边都有高楼大厦,但朦胧的山又是另一种感觉。
接下来前往松阴溪汇入瓯江处的古堰画乡景区。高铁站、汽车东站等地有开往画乡景区的公交路、路和开往古堰景区的路、路,车程在1小时以上。位于大港头的画乡景区和位于碧湖堰头的古堰景区门票各¥20,游船单程¥10,往返通票¥50。我以相当优惠的含早价格预订了一家位于大港头画乡景区外硬件软件都不错的民宿,入住时问及早餐时间,老板娘表示当晚只有我一位客人,可以以我的时间为准。
为了复苏旅游业,丽水莲都的景区免门票开放,包括古堰画乡和第二天要去的东西岩,所以只需购买¥20的船票。理论上在免门票的情况下通过公交换乘的方式前往两头景区是可行且更省钱的,但特别耗时,应该极少数人会这样做。
我首先坐船前往古堰景区,这里的重点是第五批国保的通济堰。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世界首创拱形大坝得以建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48条,毛渠条,大小概闸72座,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将松阴溪的水部分引入碧湖平原灌溉,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造福一方。堰头村也因位于通济堰首部而得名。
这里不仅有古堰,还有古桥、古树、古建。村里有华东地区最为壮观树龄最长的古樟树群,现存树龄在-年间的十棵,分布于渠首至千年水上立交桥三洞桥主干渠两岸,其中有一棵被民间敬为舍利树,曾多次遭雷击火烧又奇迹生还。桥旁的二层建筑是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
坐船回到画乡景区,香樟古埠曾是龙泉前往温州的古渡口,现在除了游客前往古堰景区的游船,还有当地居民往返大港头和堰头村的渡船。渡口旁有两棵古树和以此命名的双荫亭,以此开始的江滨古街和沿江步道可以走一个环线。受疫情影响,以往如此热门的景区,竟找不出几家开着的店铺,看不到几个在逛的游人,若不是一个上海爷叔跟我学拍照讲了几句闲话,也有点太孤单了。
第二天早上又去画乡拍照,早晨的古埠格外安静,蓝天白云下有些雾气萦绕山头,有点仙。回民宿吃了早餐,退房后坐公交回市区转车去东西岩。车上研究地图,发现不是非要回高铁站坐路,在丽阳门公园附近转车会节省不少时间。
东西岩位于市区西北约30公里的老竹畲族镇,因东西两座丹霞岩峰对立而得名。景区提供了两条游览路线作为参考,个人认为十字峡、钟鼓楼、东岩顶、清风峡几处最有看头。我本对东西岩没有太大期待,但整个景区设施基本完善,步道干净,绿意盎然,加上天气不错,蓝天白云下的峡谷中凉风习习,还在东岩顶看到日晕,格外惊喜。
、
蓝修行走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uishizx.com/lsshj/8327.html